彩晶表示,2023年第1季底每股净值约为16.28元新台币。首季毛损率-17%、营业损失率-37%、营业损失+折旧摊销率+资产减损率(EBITDA)为-14%,净损率-38%。
彩晶指出,2023年第1季总出货量较2022年第4季减少23.8%,达285.5万片(换算19吋约当量),整体产品平均售价约为美金31元新台币。
在产品出货方面,中小尺寸出货量约为5,868万片,大尺寸面板出货量约为23万片,Hannspree自有品牌产品出货量约为2万台。
(资料图片)
在产品组合方面,6吋(含)以下手机面板产品邓总销售金额28%;6.1吋~10.4吋中尺寸平板相关产品占总销售额61%;11吋以上大尺寸面板产品占11%。
彩晶今天股价下跌0.25元新台币,成交量4,481张,收12.2元新台币。
龙腾光电一季度净亏损1.12亿元
4月28日晚,龙腾光电(688055)披露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,公司营业收入7.68亿元,同比下降41.53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.12亿元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1.15亿元。
深天马A:一季度净利润-6.62亿元,扣非净利润-9.17亿元
4月28日晚,深天马A(000050.SZ)披露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,公司营业收入77.08亿元,同比下降11.15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6.62亿元,由盈转亏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9.17亿元,同比亏损扩大。
京东方A:一季度净利润2.47亿元,扣非净亏损16.68亿元
4月28日晚间,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京东方A,000725.SZ)披露一季报,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9.73亿元,同比下降24.77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.47亿元,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16.68亿元。2023年以来,虽然面临显示屏价格波动等情况,但产业链库存与价格状态已开始改善,随着下半年市场旺季来临,需求侧将驱动显示屏价格持续向好。在此背景下,BOE(京东方)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,在持续巩固半导体显示龙头地位的同时,不断推出引领行业的创新技术、产品和解决方案,彰显出作为显示产业龙头及实体经济先锋的综合实力。同时,随着“屏之物联”战略下更多业态应用场景落地,BOE(京东方)不断加速“显示技术+物联网应用”深度融合,与生态伙伴协同实现价值共创,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。
2023年第一季度,BOE(京东方)仍保持显示领域市场龙头地位,在超高清、超高刷新率、柔性OLED等赛道持续发力。在超高清显示领域,BOE(京东方)ADS Pro高端LCD显示技术解决方案,以更深层次的对比度、更广的视角以及超低反射率,获CES2023特别大奖,该解决方案以媲美OLED电视的画质表现赋能海信旗舰ULEDX等系列产品;在超高刷新率领域,BOE(京东方)为机械师独供首款水冷4K电竞笔记本,以自研的HSR(Hardware Super Resulation)超分倍频技术实现超高分辨率与超高刷新率的结合;在柔性OLED领域,创新首发OLED低功耗解决方案助力荣耀Magic5系列与星纪魅族高端旗舰产品性能全面升级,为努比亚Z50 Ultra旗舰手机独供搭载第四代屏下摄像头技术的6.8英寸柔性OLED全面屏。值得一提的是,BOE(京东方)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也于今年一季度开工,作为北京市重点科技项目之一,该生产线2025年量产后将进一步增强BOE(京东方)在VR、Mini LED领域的产业优势地位。
彩虹股份一季度净利润-4.6亿元
4月27日,彩虹股份(600707.SH)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。报告显示,彩虹股份一季度营业收入22.62亿元,同比下滑4.05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-4.6亿元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-4.8亿元。
4月27日晚,TCL科技(000100)披露一季报,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4.43亿元,同比下降2.77%;净利润为亏损5.49亿元,上年同期净利润13.53亿元。公司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为:一季度半导体显示主要产品平均价格显著低于去年同期,行业利润率处于周期底部,半导体显示业务业绩同比大幅下降,但较去年四季度已环比企稳,随着主要产品价格自一季度末开始明显上涨,公司盈利能力将逐步改善;受项目退出及收益确认的期间影响,报告期内投资收益环比大幅减少。公司新能源光伏和半导体材料业务继续巩固产品和技术领先优势,收入和业绩均实现高速增长。
一季度,半导体显示行业整体处于季节性低位,但行业供需关系正趋向健康,主流面板产品价格逐渐企稳回升。公司坚守极致成本效率的经营底线,继续完善业务和产品结构,推动半导体显示业务经营改善,从大尺寸显示龙头向全尺寸领先加速发展。报告期内,公司半导体显示业务实现收入 151.2 亿元,同比下降 24.5%;TCL 华星实现显示面板销售面积 1,132.3 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 0.7%。大尺寸领域,TCL 华星持续以高端产品策略强化电视面板龙头地位,电视面板份额稳居全球前二,其中 55 吋和 75 吋产品份额全球第一,65 吋产品份额全球第二,商显产品份额稳居市场前列;公司持续引领行业大尺寸化趋势,TV 产品中 65 吋及以上产品出货面积占比超 45%。中尺寸业务相对竞争力不断增强,t9 产线已实现对 IT 品牌客户的产品交付;报告期内,公司电竞 MNT 产品份额全球第一,LTPS 平板及 LTPS 笔电全球第二,车载业务保持高速发展。小尺寸业务领域,TCL 华星聚焦差异化技术并积极推动产品结构升级,LTPS 手机产品份额升至全球第二,LTPO 柔性 OLED 产品在多支品牌高端机型实现出货。
4月26日晚间,和辉光电(SH 688538)发布一季度业绩公告称,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约8.47亿元,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4.26亿元;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.03元。
友达光电一季度归母净损为新台币109.1亿元
4月27日,友达光电举行法人说明会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财报。总计2023年第一季合并营业额为新台币511.9亿元,较2022年第四季减少2.8%。2023年第一季归属母公司业主之净损为新台币109.1亿元,基本每股损失则为新台币1.42元。
2023年第一季面板总出货面积达430.0万平方米,较2022年第四季减少0.5%,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9.0%。
友达表示,回顾第一季,适逢产业传统淡季,公司单季营收较上季小幅减少2.8%,获利表现亦因公司整体营运仍在相对低点,加上台币升值之不利影响,亏损程度较上一季微幅增加。财务结构方面,存货天数48天,净负债比 14.9%,仍维持在相对稳健的水位。
展望第二季,总体库存经过一段时间的去化,已逐渐回复健康水位。产业供需改善,面板价格也出现止跌或反弹,接下来公司营运可望逐季向上。虽然全球通膨及经济衰退的不确定性仍在,但公司基于稳健的财务体质,将持续加速推动双轴转型策略,以降低景气循环波动为长期目标。
群创光电一季度净损77.6亿新台币
群创董事会4月18日公布今年首季税后净损77.6亿元新台币,亏损金额收敛至三季来最少。群创看好,本季面板出货量价齐扬,法人预期,随PC及电视市况回温,有助于群创本季亏损持续缩小。
群创预估,本季大尺寸面板出货量季增10-13%,平均售价(ASP)季增5%; 中小尺寸面板出货量季增约10-13%。面板景气在首季筑底后,第2季面板需求将持续回暖,中国618驱动面板备货需求,整体面板出货可望逐月回温。
群创今年第1季整体出货面积614万平方米,季减4.2%,液晶面板售价为每平方米240元美金。中小尺寸营收为82亿元台币,季减8.9%; 中小尺寸合并出货面积71.2万平方米,季增5.7%。
回顾2023年第1季,虽为传统淡季但面板价格逐步回升,群创透过控管成本、调整产出效率及价格策略,使得单季营业亏损较前一季缩小,同时毛利率与营业利益率也分别回升8.0以及7.8个百分点。
群创将视面板价格及客户需求等因素动态调整产能利用率,持续优化产品组合及加强非面板应用领域技术,维持营运及财务状况稳健。
LG Display 4月26日宣布,第一季度综合销售额约4.41万亿韩元,营业亏损约1.1万亿韩元。销售额同比下降31.8%,营业利润转亏为盈。营业亏损也比上一季度8757亿韩元有所扩大,自去年第二季度以来连续四个季度亏损。
受淡季影响,电视、智能手机等IT设备需求低迷,下游行业库存调整,产品出货量和销量均有所下降。销售额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该公司决定减少电视液晶显示器 (LCD) 业务,以推进以OLED为中心的业务结构。
从第一季度的产品销售额来看,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等IT面板占比最高,为38%,其次是移动和其他产品,占比32%,电视面板占比19%,车载面板占比11%。电视面板的份额从去年第四季度的25%下降了6%。
LG Display计划通过推进以订单业务为中心的业务结构重组来增强竞争力。基于订单的业务具有能够根据与客户的合同稳定运营业务的优势。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订单业务的销售额占比从目前的40%提高到 70%。它计划通过增加汽车显示器的订单来增加销售额,并于明年开始量产目前正在投资的中型OLED。
4月27日消息,三星电子27日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的财报,2023年第一季度的营业利润为6400亿韩元,同比下降95%,为14年来的最低水平。营业收入为63.75万亿韩元,同比下降18%。
其中显示面板SDC部门在一季度营收6.61万亿韩元,同比环比也双双下滑,其中同比下滑17%,环比下滑29%。这一部门0.78万亿韩元的营业利润,较去年同期1.09万亿韩元下降28.4%,明显不及上一季度的1.82万亿韩元。
中小尺寸面板虽然因市场萎缩而业绩下滑,但分析认为,得益于旗舰产品的强劲销售,中小尺寸面板仍保持市场领先地位。在大型面板方面,随着新的高附加值QD-OLED产品的推出,赤字有所减少。
华映科技: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亏损约3.56亿元
华映科技4月27日晚间发布一季度业绩公告称,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约2.45亿元,同比减少65.88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3.56亿元;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.1287元;上年同期营收约7.18亿元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1.41亿元。
维信诺一季度净利润为-7.66亿元2022年营收同比增长20.31%
4月27日晚,维信诺发布2022年报和2023年一季度财报。财报显示,2022年维信诺实现营业收入74.77亿元,同比增长20.31%,近三年的营收年复合增长率为40.61%;2023年一季度维信诺营收7.69亿元,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-7.66亿元。
2022年,维信诺OLED产品营收67.93亿元,同比增长12.10%,收入保持稳定增长。
2022年,维信诺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,在折叠、高刷新率、新型像素排布、屏下摄像、低功耗等创新技术的产品中持续发力,实现AMOLED多项显示技术全球领先。同时,公司通过不断的调整市场策略及客户结构、努力争取新的客户资源等措施,市场份额得到有效的提高,品牌影响力也大大增强。
据了解,维信诺与荣耀高端手机Magic系列和数字系列,以及华为高端手机Mate系列、P系列和Nova系列等供货合作较为密切。根据第三方机构CINNO Research数据,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OLED面板出货约6亿片,其中,维信诺出货量同比增长 20.8%,市场份额 6.8%,同比上升1.8个百分点,位居全球第四,国内第二。
2023年,维信诺将加速创新成果应用转化,并着力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,强化夯实公司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;持续优化产品结构,将通过关键技术创新、产品质量保障、产业链协同创新降本、提升交付和客户服务能力等方面持续拓展头部客户市场份额,提升中高端产品结构比例,提升产品毛利率水平,进一步夯实公司在行业内领先优势。
信利国际一季度综合营业净额约53.41亿港元 减少约34.8%
4月4日,信利国际(00732.HK)宣布,集团于2023年3月未经审核综合营业净额约为13.85亿港元,较2022年3月未经审核综合营业净额约19.54亿港元减少约29.1%。
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累计综合营业净额约为34.80亿港元,较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累计综合营业净额约53.41亿港元减少约34.8%。
备注:4月14日,信利国际公告将停止发布一季度和三季度财务业绩。
来源:公告
正在组建显示芯片交流群,欢迎加入
Copyright 2015-2022 华东晨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41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